內地生物製藥及臨床前研究服務公司百奧賽圖(02315)上周登陸港股,管理層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,今年首4個月的研發開支為2.12億元(人民幣.下同)左右,今次上市籌集的款項料可支持未來2至3年資金需要。
與此同時,公司期望能夠實現A+H掛牌,明年視乎內地資本市場情況,將考慮回歸A股上市。
創始人、主席沈月雷指出,百奧賽圖既是一家CRO(合同研究服務)公司,亦是生物科技(Biotech)企業,CRO業務存在「天花板」,藥物研發則要面臨失敗風險,但公司把兩者結合,令業務較同業更具防守性。
沈月雷早於2008年在美國創業,翌年回到北京,正式成立百奧賽圖。他在訪問中稱,初衷是創辦一家類似美國再生元製藥(Regeneron)的公司,再生元擁有極具價值的全人抗體老鼠模型,亦即把老鼠的抗體基因替換為人的抗體基因,再在此基礎上開發藥物。
其後搭建基因編輯團隊,並自2013年起組建專門隊伍,開發全人抗體小鼠,並在2019年成功發布該模型,百奧賽圖於2020年展開「千鼠萬抗」計劃,大規模篩選具有臨床價值的抗體分子,再與其他藥企合作進行開發。
非「純燒錢」 傾向合拓策略
沈月雷坦言,最終篩選出的分子可能有上百個,單靠公司自身無法推進所有分子的臨床研究,故需要廣泛與其他藥廠合作,惟公司將可以從合作中收取首付款、里程碑付款和後續商業化銷售分成等收入,成為公司顯著的收入來源。
百奧賽圖目前有5款候選藥物已經進入臨床階段,其中兩款核心藥物YH003和YH001分別針對多項適應症進行研究。
沈月雷說,未來將節省彈藥,選擇性地對藥效明顯、目前無藥可用的適應症進行拓展,例如YH003治療胰腺癌的研究將會快速推進。至於其他適應症,則會與其他藥企合作研發。
副總經理王永亮補充,公司並非「純燒錢」的企業,部分業務能夠產生正面的經營現金流,加上今次上市籌集的資金,相信能夠保證未來2至3年研發開支等資金需求,而且公司傾向採用合作開發的策略,並非不計後果進行投入。
上半年海外收入顯著增長
近年中美關係惡化拖累部分中資藥企,沈月雷直言,今年上半年海外收入仍然錄得顯著增長,全球前50大藥企中,大部分均有使用公司的靶點人源化小鼠模型,百奧賽圖屬於「出口方」,而非「進口方」,因此影響不大。採訪、撰文:陳健婷